中级会计实务课程

中级会计实务课程
18042人加入学习
(17人评价)
价格 免费
承诺服务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折旧方法一旦确认,不得随意变更。

如变更: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产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原价-折旧)-(旧部件-旧部件/原价*折旧)+新部件

[展开全文]

9.固定资产按照历史成本计量?

11.预收款,负债

14.A时间范围

B相反D空间范围

 

 

[展开全文]

1.不计入存货成本的相关费用  重点

2. 非正常消耗、超定额损失以及自然灾害不计入存货成本;

3.入库后的领用计入管理费用不计入成本;

4.用于营销活动的预付货款,尚未取得商品时,计入“销售费用”。

5.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孰低原则)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估计的相关税费

6.多选

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

1.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

2.持有的目的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的影响

7.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产成品、商品存货

一、有合同

 合同数量》持有数量,可变现净值=按合同价-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合同数量《持有数量,合同部分按按合同价,可变现净值=按合同价-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超出部分,可变现净值=按市场价-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二、无合同

可变现净值=按市场价-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2.材料存货

有合同;直接销售同上面

无合同:用于产品生产的,可变现净值=产品合同价-至完工估计发生的加工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8.存货结转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不乏存货已经销售了 ,则企业应结转销售成本时,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2017年计算题以及教材例题做一遍。

[展开全文]

宣告分配股利

借:利润分配  贷:应付股利

[展开全文]

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590

        贷:投资收益                58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10

2016年1月1日

借:债券投资-成本     3000

                     -利息调整   133.5 

        贷:银行存款      3133.5

2016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150

       贷:投资收益                 125.34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24.66

2015年1月1日

借:债权投资-成本      2000

                      -利息调整    30

         贷:银行存款        2030 

2015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84

       贷:投资收益      76.94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7.06

2016年1月1日

借:银行存款      84

        贷:应收利息       84

2016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84

      贷:投资收益      76.67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7.33

2017年1月1日

借:银行存款          2025

       贷:债权投资-成本    2000

                           利息调整  15.61

               投资收益             9.39

2011年1月1日

借:债权投资-成本          1000

        贷:银行存款               90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100

2011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5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17.23

       贷:投资收益              67.23

2012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5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18.52

         贷:投资收益                  68.52

借:信用减值损失                  135.75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135.75

2013年1月1日

借:银行存款                 801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135.75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64.25 

         贷:债权投资-成本            1000

                 投资收益                           1

2018年1月1日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1000

                          -利息调整     100

        贷:银行存款                 1100

2018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100

      贷:投资收益                          82.83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17.17

借:信用减值损失                   20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 减值准备  20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12.17

       贷: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12.17

[展开全文]

2017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2000*0.4=8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损益调整   800

       贷:盈余公积        80

               未分配利润     720

500*0.4=2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损益调整  200

        贷:投资收益    200

2019年10月1日

2700*0.4-3000*(0.6-0.4)/0.6=80

借:银行存款  1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100

               投资收益          100

借:其他综合收益      100

        贷:投资收益    100

2018年7月1日

借:其他综合收益     400

     贷:投资收益   4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

       贷:投资收益                       100

 

 

[展开全文]

2000-400+10=1610  1610*0.2=322

1000*0.2=200 1000*0.4=400

2800*0.15=420 2800*0.35=980

其他权益变动 20  其他权益变动 180 

14000*0.3=42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4200

      贷:银行存款 4000

             营业外支出    2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00

       贷:投资收益         6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

       贷:其他综合收益    30

12000*0.2=2400

1000*0.2=200

[展开全文]

借:长期股权投资             54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9600

        贷:股本                           9000

               银行存款  

2019年1月1日 

2000-100=1900  1900*0.4=760             

[展开全文]

2017年3月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6000

        累计折旧                  3000

         贷:固定资产                15000

                其他综合收益            4000

2017年3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125

       贷:其他业务收入               125

2017年12月3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

2018年9月1日

借:银行存款                            175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75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2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

       其他综合收益                    4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17000

                                            

     

[展开全文]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成本费用

收入支出利润

[展开全文]

4

6

11

12

16

17

19

21

23

24

26

 

 

[展开全文]

3

4

5

7

8

9

11

13

16

19

 

[展开全文]

8

9

10

14

20:为取得专门借款而支付的辅助费:在资本化期间,应当予与资本化

21

22

23

26

28

29

 

 

[展开全文]
 1.股权投资是需要承担经营风险。 2.重大影响:投资方对被投资方财务和经营决策等日常决策有参与决策权。两种情况:(1)持股比例在20%—50%之间,为重大影响。(2)在董事会或者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为重大影响。(因为一家企业的日常决策是由董事会或者类似权力决定的,所以有参与决策权,所以是重大影响)。若附有条件,虽派出代表,但不能实质上参与,则不能当作重大影响。 3.合营安排分为合营企业和共同经营。 4.对子公司投资:控制。 5.取得方式:合并:同控和非同控;合并以外方式。非同控和合并以外方式取得的长投的入账价值都采用市场交易原则,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即为入账价值。 6.同控另一种分类方式:控股合并A+B=A+B、吸收合并A+B=A、新设合并A+B=C。 7.同控,由最终控制方控制的,必须站在最终控制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里的控制指的是一年以上的控制。 8.同一控制下合并形成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按顺序冲,不是按比例)。以发行股票方式取得的,发行浮漂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与发行相关的直接发行费用,不属于长投取得成本,应该从发行股票的溢价收入中扣除,不足冲减的,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9.无论是同一控制下合并还是非同控形成的长投,与合并直接相关的中介费用都是计入管理费用。为了不影响商誉。 10.合并以外方式取得的长投,如合营安排等,与取得长投的直接相关费用,税金及其它必要支出,都要进入初试投资成本,就是实际支付的价款,即为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投,直接相关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展开全文]

单选7:读错题目要求

[展开全文]

3

4

7

12

15

19

25

26

27

32

34

38

[展开全文]

无形资产第四章 :研究阶段的支出 应全部费用化,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应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展开全文]

3:涉及外币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计算外币现值-——外币现值折算为人民币——确定可收回金额判断是否减值

4

5

8

9

10

11

14

17

18

 

[展开全文]

9: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业务成本)。

11

13: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2个。与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20

21

23:投资性房地产出售、转让、报废、损毁,计入“其他业务收支”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