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故事】全球采购分散风险,迈向跨国企业巨头

      有一家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迅速崛起,这就是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已经成长到了可与瑞典爱立信公司争夺通信运营商网络设备市场份额首位的水平。华为还同时在致力于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业务。

通往华为园区的高速公路出口。毗邻富士康的工厂

      记者有机会拜访了华为的深圳总部,并采访了其高管。本文将基于采访获得的信息,介绍华为的发展历程及采购战略。

2004年开始进军发达国家

      2039.92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185.82亿元的营业利润——这是华为2011年的结算业绩。虽然2010年至2011年的增长放缓,但2007年至2011年实现了年均约22%的猛烈增长势头,在国外的销售额比例也达到了68%(图1)。 

图1:销售额不断增长

      2011年销售额增长放缓,但2007年至2011年的年均增长率约为22%。(图根据华为的资料制作)

      如今已迈入跨国企业行列的华为,在1987年刚创业时,还只是一家面向国内市场制造PBX(内部交换机)装置的小规模企业。不过,该公司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商机,步入了成长轨道。因为当时中国国内的电话网还很落后,随着经济开放,通信需求迅速扩大。

      华为从1992年开始进军中国的地方城市,1997年开始进军大城市,面向固话通信运营商和手机通信运营商制造产品。华为轮值CEO胡厚昆说:“1992年至2000年的8年间,中国国内的固定电话线路由1100万增长至1.72亿,手机线路由17万增长至8500万。只要听到这个数字就可知道有多么巨大的增长了吧。”

      2000年,华为开始进军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最初的目标对象是非洲、南美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手机通信运营商。胡厚昆说:“在通信泡沫破灭的2000年,欧美的通信设备企业的业绩纷纷下降,而(华为)一直致力于中国业务,所以没有受到影响,因而幸运地实现了成长。”

      华为2004年开始面向发达国家的通信运营商开展通信设备销售活动。以英国通信运营商BT公司的采用为开端,在欧洲和日本也成功拿到了订单。支持HSPA+和LTE等最新移动通信方式的通信设备的供货业绩已经超过爱立信拔得头筹。

      在面向通信运营商的通信设备领域日渐构筑稳固地位的同时,华为还在扩大业务范围。例如强化了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者终端业务,以及提供数据中心和办公设备的法人ICT解决方案业务(图2)。 

图2:在面向通信运营商的业务之上扩大范围

      华为之前一直面向通信运营商提供产品,现在还涉足面向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装置,目的是进一步实现增长。

      其中,面向消费者的终端业务之前一直以针对通信运营商的OEM/ODM生产为主。2009年前后,这一方针开始转换,强化了自主品牌的销售。2012年面向日美欧等发达国家投放了高端智能手机“Ascend”系列。

从求便宜到求品质

      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产品采用的电子部件也在变化。华为质量和操作部董事PQMD谢主生告诉记者,在以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为中心供货产品的2006年以前,“采购时最注重的是低价格,从来不向供应商提出新产品要求,一直是被动接受”。

      谢主生接着说道,但在与全球竞争企业激烈交锋的今天,“必须先于其他竞争公司获得尖端部件,需要转换成与供应商合作以共同增长的模式”。

      因此,为了加深与日本电子企业的合作,华为开始采取措施。谢主生说:“我们与全球的通信运营商都有往来,以与他们共同拥有研究开发基地等方式,来抓住需求。而日本企业虽然拥有优秀的技术,却未必能抓住这些需求。双方如果合作,就会构筑一种双赢关系。”

      实际上,最近数年与日本企业之间的业务在迅速增加。2009年的采购额约为4.47亿美元,而2012年将达到8.31亿美元(华为的预测),几乎会翻一番(图3)。 

图3:增加日本企业部件的采购

      为制造最新锐机型,也为了避免过于依赖其他国家的企业,华为扩大了日本企业部件的采购比例。

      虽然这一数额与华为2011年的总采购额200亿美元相比还很小,但今后从日本企业采购的比例还将增加。谢主生说,这是由于,为了开拓拥有优秀技术的企业,华为“准备在日本国内设立部件采购中心”。谢主生介绍说,设立该采购中心的目的,是“为了在拥有高度技术,但在世界上并不闻名的大量日本企业中,开拓出一片天地”。

分散采购降低风险

      华为基本上是一家把从各公司采购的部件组合制成最终产品(通信设备)的企业,因此经营部件和制造装置的企业全都能成为该公司的供应商(图4)。华为将“技术(Technical)”、“品质(Quality)”、“速度(Response)”、“配送(Delivery)”、“价格(Cost)”和“环境(Environment)”六项指标数值化,以此来选择供应商。不过,该公司并不只是照本宣科,谢主生说,“如果拥有可与其他公司形成差异化的技术,会提高该技术的比重评价,必要时还会通过共同研究等提供资金援助”。 


图4:华为需要的部件/部材

      华为虽然拥有半导体业务,但基本上是一家整机厂商。从半导体到室外设备建材,有着广泛的产品需求。

      关于与日本企业的合作,已经开始有了成功的例子。例如,松下的热交换系统的应用。谢主生告诉记者:“室外用移动通信基站的内部此前用热泵冷却,其空间和冷却用电一直是问题。而松下拥有节能、小型的热交换技术,利用该技术解决了问题。”

      华为之所以希望与日本电子企业联手,不仅仅只是想获得尖端部件。还有降低采购风险的考虑。

      华为尤其在意的是对美国特定企业的过度依赖。谢主生说:“目前,用于通信设备的微处理器和可编程LSI等核心部件极度依赖美国的某家企业。很想改变一下这种情况。所幸日本有富士通那样拥有毫不逊色于美国企业的尖端半导体设计和制造技术、只要有市场就能开发出可抗衡产品的企业”。华为没有公开企业名称,不过看上去是对过度依赖美国高通公司及赛灵思公司等心有不甘。

力争成为世界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

      华为的目标是今后3~5年内在智能手机领域成为世界第三大厂商。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将2011年只占全公司约21%的消费者终端业务销售额扩大到30%左右。

华为设备CEO万飚 

      目前,华为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为5~7%左右,排名第五。要想上升到第三位,市场份额至少要达到15%。为此,需要确立自主品牌、充实从低端到高端的产品线及建立销售网。目前华为正在强化这些措施。其中,为扩大终端产品线,正在加强2012年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投放的旗舰智能手机“Ascend”系列的新品开发。

      旗舰机型“Ascend D”手机采用的日本企业部件按采购金额计算超过了50%。例如,液晶面板、滤波器和电容器等部件都是从日本企业采购的。并非是有意选用日本厂商的部件,而是在挑选价比高的产品之后得到的结果。将来,如果日本企业能为我们提供需要的部件,这一比例可能还会提高。

      高端智能手机要求充电电池、扬声器、摄像头以及构造材料等部件,要有能在薄型、高品质、低耗电量方面超过其他智能手机的部件。要想成为市场的领头羊,只是买回任意一家企业制造的部件进行组装就远远不够了。还要考虑供应商未来的成长,与其共同开发最新技术。为此要不惜投资。即使企业规模不大,只要拥有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技术,我们就愿意提供支援。请务必来找我们合作。华为设备(Huawei Device)公司在日本拥有R&D中心,发掘拥有新技术的合作企业也是其使命之一。

      2013年以后,智能手机所要求的,是能相应于用户的环境提供合适的用户界面施。因此,(感知用户状态的)传感器将变得愈发重要。